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9-08-12
近日,一则“电子社保卡上线、覆盖全国364地市”的消息引爆全网,有人激动难抑、有人不明觉厉、有人漠不关心,当然还有人看完消息点赞飘过。在简单了解后,很多人被电子社保卡的功能“实力圈粉”,这个看起来“无所不能”的“超级一卡通”到底是什么?
电子社保卡的申领渠道
电子社保卡,简单来说就是社保卡的线上形态,和实体卡唯一对应、唯一映射、状态相同、功能相通。
早在2016年,支付宝、微信就开始基于社保卡的金融功能(等同于一张银行卡),与部分地市医院合作进行社保卡的线上电子化应用。
到2018年,人社部开始了全国统一电子社保卡的服务平台建设,并在“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”上签发了首张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。
截至目前,社保卡持卡人数已经超过12.4亿,与其对应签发的电子社保卡则超过了2000万。
如果想要一张电子社保卡,应该怎么申请呢?
申领电子社保卡的前提是要有实体社保卡,如果实体社保卡挂失,电子社保卡同样无法使用。目前电子社保卡的签发已经覆盖全国364个地市,覆盖范围近95%,支持申领的APP渠道超过130个。
根据人社部披露的相关信息统计,申领电子社保卡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类:
(1)支付宝、微信。作为最早实行社保卡电子化的平台,支付宝支持260多个城市申领电子社保卡,微信则支持超过50个城市。申请方式非常简单,在APP中搜索“电子社保卡”即可找到对应的服务号或小程序,进行相应的身份认证和密码认证即可领取,领取后保存于相应的卡包或服务号内。
(2)城市一账通。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表示很陌生,其实城市一账通是“平安医保”旗下的产品,和全国很多个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中进行了合作,支持超过200个城市进行电子社保卡的申领,方式与前述基本一致。
(3)中农工建四大行及云闪付。这五类APP支持申领的城市都超过200个,建设银行最多,支持超过250个城市进行电子社保卡的申领。在云闪付APP上的申领方式与前述基本一致,中行需要在其手机银行的“生活”入口才可见,农行在手机银行中搜索即可,工行需要在“工银融e联”(并非中国工商银行手机银行)搜索,建行则需要在手机银行中开通“龙支付”(建行的统一支付品牌)后,进入“我的证件”中进行申领。
(4)其它银行及本地服务APP。除了上述比较常见的申领渠道外,还有招商银行、交通银行以及各地区的本地城商行和农信银渠道。同时,多数地区在本地的人社应用、政务应用、本地生活应用和部分公众号上也可进行申领。
对于同一用户,电子社保卡支持多渠道的同时申领。举例来讲,已经在支付宝中申领了电子社保卡的用户,在微信、本地人社APP、工银融e联、中国建设银行等支持申领的每个渠道都可以继续申领。
电子社保卡有哪些功能?
电子社保卡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,其所提供功能的多样性。
根据人社部对于社保卡功能的规划建设,社保卡包含了身份认证、社保查询、社保缴费、就业创业服务、人才服务、支付服务、金融服务、城市服务等超过100项功能。
对于个人来讲,这张卡是一张融合了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交通卡等多种功能,同时支持远程扫码、近场(NFC)支付的“超级一卡通”。这也是很多人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申领了电子社保卡的原因。
不可否认,作为社保卡的电子载体,电子社保卡在应用场景,特别是与民生有关的应用场景方面极具想象空间。按照规划,电子社保卡将真正实现“城市一卡通”,实现“智慧城市”。然而,目前电子社保卡仅签发2000万张,在全部社保卡持卡人中占比不足2%,在总人口中更是仅仅占比1.4%,总体的签发数量十分有限。
就已经签发的电子社保卡来说,其功能也不尽相同。在业务应用和安全需求不同的情况下,主要分为两级签发,验证的要素越多,功能越完善。
第一种,一级签发卡。用户正常持有社保卡,卡片正常可用,通过相应服务平台“实名、实卡、实人”的因素验证后,就可以在多个渠道上进行一级签发,签发后具有相应的社保查询功能和业务经办功能。
第二种,二级签发卡。在社保卡激活了金融功能后,通过社保卡与银行进行合作的发卡银行四要素(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手机号)认证和短信验证,即可进行二级签发。经过验证的二级签发卡,除具有一级签发的功能外,还具有支付的功能。典型的应用场景如药店刷卡买药、医院进行医事服务费的支付等。
对于已经签发了某个城市电子社保卡的消费者来讲,在更换城市时,可通过“解除关联”来解除申领的电子社保卡,在新的城市申请到实体社保卡后,重新进行不同城市的电子社保卡申领。在同一平台,只支持同时存在一张电子社保卡。
对于已经覆盖364个地市的电子社保卡来讲,多数地市在申领后只有“电子社保卡之形”,而无“电子社保卡之实”,也就是说,仅仅是一张“电子形式的社保卡”,尚无其他任何功能(如下图),其基础功能也仍待开发中。
当然,随着电子社保卡建设的进一步深入,全功能的上线是未来趋势,目前已有多个试点的地市逐渐探索开通各种民生政务服务。如基于人社应用的线上身份信息认证、查询、业务申办等服务,基于政务应用的医保移动支付,基于金融服务所拓展的线上银行账户服务、社保缴费等,基于城市服务的交通出行、入园入馆等服务,以及其他的各类综合服务。在试点城市上,已有海南、成都、宁夏、贵州、青岛、南宁等部分城市成功落地了上述全部或部分服务。
电子社保卡的未来
持有这样“无所不能”的“超级一卡通”,无疑会很大程度提高社会效率,能够切实让参保群体享受到便捷和优质的社会保障服务,但是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。
第一是对于社保卡金融功能的认同和应用问题。电子社保卡的多数功能都涉及到缴费支付、费用结算,这就需要支付或金融功能的线上线下的统一,但传统观念仍将社保卡简单用于就医、购药、住院、异地结算等,使用金融功能的积极性不高,需求也并不强烈。
第二则是相关的隐私和数据保护问题。加载了如此多功能的“超级一卡通”,其所蕴含的用户信息和用户数据之丰富可想而知。而实体的金融社保卡的卡面上又印刷有姓名、照片、身份证号、社保账号等个人敏感信息,也无任何防护措施。社保卡应用场景愈加高频,但个人基本信息和账户信息泄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。这些信息一旦发生泄漏,所带来的损失也就更多。
第三是与社保卡相关的线上线下服务仍然需要提升。全面开通电子社保卡的服务需要多次的验证,在信息的交叉验证上,有任何一项不符都会为后续的服务带来障碍。而不同地区与不同银行进行合作导致业务流程不完全一致,这为后续的服务带来极大的挑战。
第四,申请实体卡耗时长、流程繁琐。用户在更换城市时,首次申请实体卡需要长达3-6个月,在这期间,电子社保卡自然同样无法使用,缺乏足够良好的使用体验。一旦遇到卡丢失、损坏,则又需要多次往返人社部门、银行网点进行补换卡申请、金融账户挂失(或注销)、新卡领取、金融账户关联等,繁琐的流程使很多人敬而远之。
不过,根据人社部规划:
到2019年底,所有地市将实现签发应用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社保卡,有不低于10%的持卡人领取电子社保卡;服务从身份认证、查询等基础服务拓展至就业、参保、就医购药等民生服务,并在所有地市开通移动支付服务。到2020年,领取电子社保卡占持卡人比例不低于25%,并普遍应用于身份认证、就业、社保查询、缴费、就医购药等场景。到2021年,实体社保卡与电子社保卡线上线下“一卡通”协同发展与服务,为各种服务提供全面支撑。从发展的规划和电子社保卡应用试点城市的快速增加,我们能够预见电子社保卡的快速发展,所以对于已经能够申领电子社保卡的人来说,不妨先申领一张,因为也许明天你就能够实现“超级一卡通”了。